从灰头土脸到活力满满,看多伦多高架下方公园如何实现人气蜕变
自创 | 资源 | 视野
Cases · Cooperation · View
人们通常不会考虑城市中纵横交错的高架下方到底是什么用途,很多时候它们成为了寸土寸金的城市中的孤岛——过去几十年,以驾车的尺度而不是人的活动来设计城市,造成了很多类似的消极空间。在意识到巨大的浪费和非人性化之后,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更多地开始着眼于将社区和人的活动引入这些被“遗忘”之地。在加拿大多伦多的滨海区,便有一座这样的高架下方公园,展现着消极城市空间的华丽蜕变。
Underpass Park 高架下方公园
Underpass Park位于多伦多市中心现有高速公路的立交桥下,在过去,这是一个被遗忘和废弃的地方,用于非正式的停车,时有非法活动在此地发生。在多伦多广泛的滨海振兴计划中,前工业用地和西登兰兹街区之间的高架下空间,成为城市复兴计划中的一个“实验场”。
▲ 改造前的高架下废弃空间
这个高架下方的腹地占地1.05公顷,其改造的愿景是变废为宝,通过打造一个活跃的城市空间,将当河公园、滨河广场、以及附近被高架桥一分为二的两个主要开发区域联系起来,成为多伦多东部市中心一个充满活力的完整社区,并为这个新社区提供各种娱乐和社交的机会。
公园被两条东西向的地面交通打断成为三个相对独立的板块,根据各自的特征被设计为三个相应的主题,自南向北分别是城市休闲景观、儿童活动场地、以及街头运动场。
01
多维度的场所规划
高架桥特别的结构特征、场地复杂的交通环境等是城市更新中重点考虑的要素——包括如何利用巨大“顶盖”带来的天然荫蔽和保护性、如何统筹和联系被地面道路打断的现状场地、如何引入自然景观、以及如何打造在夜间也富有生机的城市空间等……最终的场所规划在空间导向、自然景观和光影元素等多个维度上解决了场地本身存在的问题并形成富有特色的城市公园:
首先,底部大部分的空间被规划为开放、灵活的活动区域,为了化解高架底部巨大而密集的混凝土带来的单调和迷失感,沿场地长向的丝带状混凝土结构被用于定义相应的边界,并提供通往下一个主题场地的指向性;同时这些低矮的混凝土结构在局部安装了顶部木质表面后,还可以作为提供休憩的长凳使用;
在立交桥边缘和立交桥之间空隙的露天部分,密集的种植区将场地从灰色的不毛之地转变为生机盎然的绿洲,植物的选择考虑其顽强的生命力和承受恶劣城市条件的能力,并营造出随四季变化的都市荒野自然景观氛围;
光元素在场所改造中被重点考虑,高架下方现有的拱型结构在夜间被各种富有想象力的照明点亮,形成有纵深感和韵律感的夜间光环境,与另一个维度上的各种地面LED灯和长凳条形灯带一起,打造生动的夜间体验,并有助于提供方向感和安全感。
02
非正式的城市画廊
公共艺术层被整合到高架桥结构的底部,与照明方案互动,以减少上部沉重结构的压迫性。作为桥下顶棚处的永久性艺术装置,由Paul Raff工作室创作的反光公共艺术作品Mirage(Mirror-Bridge镜面之桥)戏剧性地利用镜面反射,增加了白天自然光的相互作用,并进一步渲染出夜间多层次照明的光影,为其覆盖的空间增加视觉上的互动性;
而包括多伦多街道、壁画之路、科克镇居民和商业协会以及泛美之友等在内的组织,则发起了一个公共艺术倡议,鼓励在高架桥现有的柱子上涂鸦,从而创造一个独特而充满活力的非正式城市画廊。明亮饱和的色彩和多样的风格将公园定义为一个真正公众所有、公众参与的社区空间。
在公共艺术的引导下,这个高架下的公园被越来越多地用做艺术活动的场地和背景,包括自发的表演、舞蹈节目、音乐视频和新奇广告的拍摄地。从这个意义上,它从废弃场地转变成为了新的城市舞台。
03
全方位的社区生活
而真正为高架桥下公园注入活力的是几乎考虑了所有使用人群的社区活动设施。其中,位于南侧三角形地块的区域由于受高架桥的遮挡最小,在布局中成为提供社区居民进行户外休闲、亲近自然的场所,大量的自然景观和休憩座椅是这个区域的典型场所特征。
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儿童游戏场地被设置在场地中部两座高架桥之前的露天区域,并毗邻充满自然气息的植被景观,这让儿童的活动可以安全地远离地面的交通区域,并尽可能地享受到城市环境中难能可贵的自然和阳光。
考虑了各个年龄段孩子玩耍诉求的攀爬类游戏如各种难度挑战的立体爬网、多面体攀岩设施等成为儿童游戏场地的主角,几组跷跷板和秋千带来游戏和休憩放松的可能,而部分游乐设施考虑了恶劣天气下的使用,设置在有高架桥作为顶棚的区域,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游戏器具采用纤细轻薄的金属作为主体构架,与公园简洁现代的风格协调呼应。
位于最北侧的场地则为街头运动提供了可在不同天气下全年使用的场所,包含一个街头篮球场、一个街头旱冰曲棍球场和一个可进行滑板等街头极限运动的场地,其中的球类运动场地被设置在远离地面交通的位置,并很好的利用了其北侧的绿化隔离带地形。
所有的场地都考虑其无障碍和包容性,为各种能力的社区居民提供无差别的活动场所。
城市消极空间的转换
通过多维度的规划、灵活的框架,大胆变革的光影和公共艺术和为社区居民活动的周到考虑,多伦多的高架下公园实现了最初的城市更新愿景,证明了自己是一个独特的公共空间——不仅仅建立了一个安全美丽的社区连接,更成为了附近城市社区的休闲目的地。
它展示了城市中大量的消极空间在经过改造后以一种积极地、促进城市开放空间网络进一步优化的方式重新编织回城市肌理的可能性。作为衡量其价值地重要指标,父母和他们的孩子每天在这个公园享受快乐,青年们在此处运动、社交和挑战极限,艺术家们在这张特别的城市画布上描绘灵感……这样的简单景象每天都在发生,由此一个被遗忘和废弃的遗迹真正蜕变成一个活跃的公共公园。
这为我们的城市更新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方向——随着城市密度的不断增加,可用于开辟新公园的公共空间正在不可避免地变得日渐稀缺。在这样的背景下,场所设计更需要关注从前那些不受欢迎的甚至被忽视的地方,利用意料之外的机会,如高架桥下部的空间,挖掘它们的潜力,从而变废为宝使之成为城市公共空间中充满活力和富有价值的组成部分。
撰文/ 豆渣娜 图文编辑/ 豆渣娜
-END-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图片来源于网络
Recommend
文化内容的IP制造者
麦稞文化创意公司(Atelier MIC,简称MIC)作为文化内容的IP制造者,拥有丰富的国内外跨界资源,提供符合现代商业趋势下“新生态”文化内容的运营策划、内容输出、场所设计、品牌打造及落地运营咨询等业务。我们拥有一支策划、建筑、设计、艺术、策展、广告、动漫、教育等复合型专业团队,服务于儿童引领、文化再生领域,致力于建立场所价值体系,带动场所再生。目前,总部位于中国上海,在汉堡(德国)、成都(中国)设有分支机构。
市场:marketing@ateliermic.cn
人事:info@ateliermic.cn
品牌:media@ateliermic.cn
商务洽谈:13122704016(朱女士)
微信:MIC-studio
微博:MIC麦稞
加入麦稞(点击)
设计项目负责人 | 场所设计师 | 旅游策划师
实习生(长期开放)